(中华铁道网通讯员 江瑞春 李鑫)八月金秋,全国多数地方依旧笼罩在酷暑之中。而八月的垭口山,中国铁建二十三局集团电务公司的员工已换上了冬装,身穿棉衣、脚踏棉靴在海拔4500米,气温已近零度的隧道中穿梭往来,进行着隧道内的机电及照明设备安装,他们被当地人亲切的称为“最高海拔隧道内的光明使者”。
四川省黑水县省道302线垭口山雪山隧道,最高处海拔4743米,总长2.302km,高7米,宽9米设计时速40公里,由吉林省出资援建,工程投资2.52亿元,是中国现有高海拔的公路隧道,该隧道主体工程已基本结束,目前这里忙碌的就是中铁二十三局电务公司的员工们了,他们负责隧道内包括照明、监控、通信、消防和洞外两个变电所、两个桥梁的路灯施工等综合机电安装施工,该工程计划在十月份完成全部工作量。
作为红军长征跨越的大雪山之一,垭口山雪山气候条件十分恶劣,全年平均气温3℃,低气温零下37.5℃,平均氧含量20%,全年降雪封路长达6个月。由于山顶常年积雪,和高原小湖泊的影响,地下水十分丰富,加上排水设施没有完善,隧道内冰冷的雪水,带来的不仅仅是阴冷湿滑,还让作业人员不得不披上厚厚的冬装才能进洞施工,原本高海拔作业已使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再加上厚重的衣物,使得原本在平时2小时的机械作业量,在这里得花上4小时甚至更长。4500多米的海拔让来至东北平原的员工出现了强烈的高原反应,流鼻血、头晕、胸闷、失眠,为了减轻气压带来的压迫感,大家尽量控制饮食。诸多的困难考验着从“黑土地”跋涉而来的建设者。在这里,项目部党支部成为大家最温暖最有力最贴心的依靠。处处为员工的安全和健康着想,将5小时换班制改为了2个小时;为遏制高原反应,项目党支部采取“中西结合、双管齐下”的策略,首先在饮食上保证大家吃的好,每次在山路中颠簸4个多小时往返于60公里以外的黑水县城采购贵的令人咋舌的绿色食品;同时为员工准备了葡萄糖、氧气袋、抗感冒药等中西药品,为大家补充体力和预防疾病药品;还添置了棉靴、棉被、棉帽、便携式电暖气等必备的劳保用品和取暖设备,尽最大可能减少因高原反应引起的“非战斗减员”。
为了在如此艰苦恶劣的环境下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项目部还对全体人员进行了上岗前的安全技术培训和考试,重点在隧道内、高原地区作业施工安全的注意事项,购置了应急抢险设备并进行了演练,并制订了严寒地区施工质量保证计划,一系列的措施为完成好海拔最高隧道施工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目前,各项施工任务正在按计划有序进行,二十三局电务公司即将在海拔最高的隧道里创造机电安装市场的新记录。